本網訊 (杜魏岑 郭宇 文/圖) 近日,口腔科應用3D數字醫療技術成功為一患者行下頜骨頦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雙側顳下頜關節復位術,術后患兒恢復良好出院。
圖1:術前3D模板設計 圖2:術前3D打印效果
家住七星關區小河村的2歲患兒,6月19日從3樓上墜落,當即哭鬧不安,并出現口腔流血及惡心、嘔吐,送往我院口腔科救治。
入院時,患兒呈嗜睡狀,下頜部明顯腫脹畸形,下唇及左側口角裂傷,滲血,口腔科醫師積極為患兒完善相關檢查,診斷為下頜骨頦部骨折,雙側髁狀突骨折,雙側顳下頜關節脫位,左下唇及口角裂傷,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手術指征明確,同時根據患兒病情給予藥物對癥支持治療,待患兒病情平穩后,7月6日,口腔科手術團隊經鼻插氣管全麻下為患兒行下頜骨頦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雙側顳下頜關節復位術,手中患兒情況好,手術順利,術后,轉復蘇室復蘇。
圖3:兒童曲面斷層片 圖4:術后CT三維重建效果圖
據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郭宇介紹,術后1個月患兒面型對稱,雙側耳前無隆起或凹陷;開口度2+橫指,開口型基本正常,可進普食,恢復良好。
將3D技術應用到臨床,從醫生的角度來說,便于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溝通,用3D模型可以與完全不懂醫學常識的患者直觀的溝通,傳達醫生所需要表達的意思;利用3D模型直觀了解病灶設計最佳手術方案、術前對術中器械進行統計,提前統計所需耗材,如鈦板、骨釘等數量;提前對高難度的手術在3D模型上進行模擬演練,確認難度點、有效降低手術風險,節省手術時間,降低醫生疲勞程度。從醫院的角度來來說:可節省資源,有效的節省醫生的時間,醫生可以救助更多的患者;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減少占用醫院床位資源,為有需要的病患提供更多醫療資源;3D輔助讓手術失血少、輸血少或不輸血,有效的節省了血液資源,從而可以提供給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核稿:周文波 責編: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