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眼科 科室動態詳細

口腔科應用3D數字醫療為患者行頜面部手術

發布時間:2017-10-10 本文來源:宣傳科 作者: 系統

本網訊  杜魏岑 郭宇  /)近日,口腔科隨訪了該科應用3D數字醫療行頜面部手術的首位患者,患者目前恢復良好,對手術效果表示滿意。

術前CT

29歲的患者李先生系納雍縣人,52,從高處墜落傷致頭部,當即感頭暈、頭痛,伴頭部傷口出血7小時就診我院神經外科一病區。入院時,患者呈嗜睡狀,神志萎靡,頭面都腫脹,上下唇內見長約12cm不規則裂傷,滲血,額部有一大小約6cm×0.5cm不規則傷口,深至皮下,創周紅腫,觸痛,雙側眼臉青紫、腫脹,經神經外科一病區為患者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給予藥物對癥支持治療后,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因患者面顱骨多處骨折,需手術治療,58轉入口腔科。

                         術前3D成像                                                         3D修復后效果圖    

因患者面顱骨多發骨折,包括左側下頜支骨折,右側下頜骨頦部骨折,右側顳頜關節脫位,雙側顴骨顴弓骨折,雙側上頜骨粉碎性骨折,上頜骨粉碎性復合骨折,雙側眶下神經損傷,右側額骨骨折,上下唇裂傷;重型顱腦損傷:右額葉腦挫裂傷,額部頭皮裂傷,右側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右眼眶軟組織挫傷,右側視神經挫傷,右眼球挫傷,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手術指征明確。術前準備中為準確做到面部多發骨折的解剖復位,口腔科手術團隊聯系3D數字醫療實驗室,在3D模型上模擬手術,塑形鈦板、預備鈦釘,并根據具體模型請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學科會診,判斷手術預后及術中、術后可能出現并發癥,同時利用3D模型更直觀與患者溝通,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517,口腔科手術團隊經鼻插氣管全麻下為患者行“右側眼眶重建+右側額骨、顴骨顴弓多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左側下頜升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右側髁狀突骨折并脫位切開復位+下頜骨體部骨折切開內固定+雙側上頜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頜間牽引復位固定術+左側腮腺筋膜瓣形成術+右側顳肌筋膜瓣形成術”。經過11小時20分鐘的精心手術,手術順利結束。

術后,患者生命征平穩,為預防術后電解質紊亂,用簡易呼吸氣囊維持呼吸轉入重癥醫學科監護治療。

據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郭宇介紹,術后2周患者解除頜間牽引后,便可進軟食,術后1月患者面型基本對稱,兩側眼裂基本恢復,眼球運動不受限,開口度2+橫指,開口型無明顯異常,咬合關系恢復良好,可進普食。

3D數字醫療是將傳統醫療與3D打印、設計、新材料等技術相結合,用于提高醫療水平的一項新興高科技醫療手段,主要包括3D手術規劃、3D技術制作病灶原型、模擬修復、3D手術導航導板的設計成型、3D生物設計打印等,可提升醫療的精準度,提高手術質量,減少患者的痛苦。

目前口腔科開展的3D數字醫療主要應用于頜面外科方面,包括下頜骨的精確截骨、下頜骨的缺損修復、面部復雜骨折、兒童骨折的精確復位(避讓恒牙胚),還將進一步開展牙種植導板的設計、骨缺損的鈦網設計等。

[核稿:周文波  責編:劉家琨]



97精品自在拍精选视频_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_国产极品99热在线播放69_国产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电影